教育實踐活動系列報道四十七:師生結對 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本網訊 5月15日下午,學院召開教職員工與學生“結對子”幫扶活動動員大會。學院黨委書記劉洪運出席大會并講話。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侯麗敏,黨委委員、副院長李峰、齊宏雄出席大會。大會由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佳文主持。全院教職員工和50名學生代表參加大會。
會上,學院領導分別與各自結對的學生認識,并發放了結對聯系卡片。
劉洪運指出,學院黨委在全院開展教職員工與學生“結對子”幫扶活動,是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發揮教職員工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的一項重要舉措。
劉洪運圍繞如何開展好這項工作談了三點意見。一是統一思想,深刻認識學院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的重要性;二是親力親為,耐心細致地做好結對幫扶工作;三是加強領導,確保結對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劉洪運強調,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有效途徑。學生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學院只有關注學生與教師的整體利益,把師生凝聚起來,才能推動學院的長遠發展、持續發展。現在開展的教職員工與學生結對幫扶活動,就是一項兼顧學生與教師整體利益,促進學院持續發展的工作。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是大力弘揚和傳承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傳統美德,不斷拓寬教職員工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是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增進師生間的理解和溝通,促進優良校風、學風的形成的橋梁紐帶。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是衡量學院廣大黨員、教職工踐行群眾路線,弘揚正氣、促進校園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
劉洪運強調,全體教職員工領到結對任務后,要和結對學生見面,經過交流、溝通,認真思考和分析與你結對子的學生到底存在哪些困難,是家庭經濟困難,具體家庭情況怎么樣,困難到什么程度;是性格孤僻,不愛說話,還是不積極參與院系和班級的集體活動,還是思想有包袱;學習成績不理想,是學習方法不對,還是沒有下功夫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教職工親自詢問,經過認真思考,確定困難類型,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制定出具體的幫扶措施并付諸實施。在具體幫扶工作中,教職員工至少要保證每月聽課一次,每月談話一次,同時還可根據條件,實行電話關懷、短信關愛、QQ聊天、電子郵件疏導等遠程方式及其他可行方式幫助學生。
劉洪運還提出四點具體的工作方法,一是和學生談心談話;二是加強學習引導;三是力所能及進行幫困助學;四是鼓勵學生參加各種集體活動。
劉洪運指出,結對幫扶活動是教職員工的一項常態化工作,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建立長效機制。為了保證活動取得實效,學院制定了考核辦法。院黨委按學年對教職員工結對幫扶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比。通過查看教職員工結對子活動登記表、總結,召開學生、學生家長座談會等途徑進行了解,最后由活動領導小組確定考核結果,進行表彰獎勵。考核結果將作為教職員工年度考核、評優選先的依據。活動期間,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對活動的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劉洪運要求,各黨總支要高度重視,各黨總支書記要親自負責此項工作,要與學院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責任到人,加強檢查和監督。各位教職員工要認真按照學院的部署安排開展活動。院領導及黨員干部更要率先垂范,帶頭幫扶,切實把結對幫扶任務落到實處,確保結對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侯麗敏就結對幫扶活動作了具體的工作部署。
依據結對幫扶活動工作方案,我院處級以上干部每人結對幫扶3名以上學生,黨員和科級干部每人幫扶兩名學生。全院共有425名學生與教職員工結對。幫扶時間從2014年5月開始至幫扶學生畢業。(陳宇)

用戶登錄